News Information
主要功能:
1、仿真標準化病人形象逼真,質地柔軟、觸感真實,解剖位置準確。
2、胸腔注液、注氣由手工操作改為電動,自動形成胸腔積液和氣胸。
3、肝膿腫穿刺可尋到肝區壓痛點,有屏息訓練語言提示,模擬人可發出“唉呀!疼!”的提示聲,可抽出模擬肝膿液。
4、取半臥位進行胸腔穿刺,叩診可獲實音處確定穿刺部位,可抽出模擬胸腔積液。
5、有電子監測,穿刺錯誤有語音提示。
功能特點:
1、技術先進:向胸膜中注液及注氣由手工操作改進為電動,只要按控制器面板上的按鈕即可自動向胸腔穿刺模型的胸膜腔內注入氣體或液體,自動形成模擬氣胸或胸腔積液。
2、生動形象:采用優質硅膠模具制成,質地柔軟,手感逼真,模擬人五官彩色化妝,生動形象,尤如真人。
3、語音提示:穿刺部位錯誤,會有自動語音提示,如沿著肋骨下緣穿刺時,控制器會發出“穿刺部位錯誤,損傷了神經血管”的語音警告。
4、效果逼真:穿刺正確時,有較明顯的落空感。
5、自動密封:穿刺部位可自動密封,穿刺上百次無明顯泄露,局部皮膚可更換可修補
模型為1:1人體比例,皮膚柔軟、彈性強,人體解剖結構準確。精確模擬了后下脊椎,帶脊柱和脊髓??晒嘌b液體,模擬腦脊液。模擬嬰兒必須取正確體位 后(取 弓形側臥位),方可進行腰椎穿刺訓練。可進行各穿刺點的準確觸摸定位,穿刺時應有阻抗感,可以練習腰穿、硬膜外阻滯、尾神經阻滯、骶神經阻滯和腰交感神經 阻滯,獨特的設計使操作時具有真實的阻滯感和落空感并可以抽取腦脊液。
小兒腰椎穿刺術:
通常取彎腰側臥位,自以腰3-4或腰4-5椎間隙穿刺。局部常規消毒及麻醉后,戴橡皮手套,用穿刺針(或小兒頭皮針)沿棘突方向緩慢刺入,約進針 1.5-3cm時,有兩個突破感后,抽出針芯流出腦脊液,測壓和緩慢放液后(不超過2-3ml),再放入針芯拔出穿刺針。穿刺點稍加壓止血,敷以消毒紗布 并用膠布固定。術后平臥4-6小時。若初壓超過2.94kPa(300mm水柱)時則不宜放液,僅取測壓管內的腦脊液送細胞計數及蛋白定量即可。
1、囑患兒側臥于硬板床上,背部與床面垂直,頭向前胸部屈曲,兩手抱膝緊貼腹部,使軀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術者對面用一手抱住患者頭部,另一手挽住雙下肢國窩處并用力抱緊,使脊柱晝量后凸以增寬椎間隙,便于進針。
2、確定穿刺點,以骼后上棘連線與后正中線的交會處為穿刺點,一般取第3-4或4-5腰椎棘突間隙,嬰兒位置不易過高。
3、常規消毒皮膚后戴無菌手套與蓋洞貼,用2%利多卡因自皮膚到椎間韌帶作局部麻醉。
4、術者用左手固定穿刺點皮膚,右手持穿刺針以垂直北部的方向緩慢刺入,進針約1.5-3cm。當針頭穿過韌帶與硬腦膜時,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此時可將針芯慢慢抽出(以防腦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腦疝),即可見腦脊液流出。
5、在放液前先接上測壓管測量壓力。正常側臥位腦脊液壓力為0.69-1.96kPa(新生兒0.29-0.78 kPa)。若了解蛛網膜下腔有無阻塞,可做Queckenstedt試驗。即在測定初壓后,由助手先壓迫一側頸靜脈約10s,然后再壓另一側,最后同時按 壓雙側頸靜脈;正常時壓迫頸靜脈后,腦脊液壓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壓迫后10-20s,迅速降至原來水平,稱為梗阻試驗陰性,示蛛網膜下腔通暢。 若壓迫頸靜脈后,不能使腦脊液壓力升高,則為梗陰試驗陽性,示蛛網膜下腔完全阻塞;若施壓后壓力緩慢上升,放松后又緩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凡顱內壓增 高者,禁作此試驗。
6、撤去測壓管,收集腦脊液2-5ml送檢;如需作培養時,應用無菌操作法留標本。
7、術畢,將針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針,覆蓋消毒紗布,用膠布固定。